不愿下楼取餐?上海一外卖小哥往食物里连吐4次口水,随后做的这
不就因为买家不愿意下楼拿外卖,外卖小哥竟然往食物上连吐4次口水。实际上,上海从2018年起就逐步试点外卖“食安封签”,到今年下半年起更是进入了推广的加速期。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会长顾振华介绍,目前
2019-12-02 17:03:07
不,只是因为买家不想下楼买外卖,
外卖兄弟在食物上吐了四次唾沫。
事件发生在上海徐汇区。外卖兄弟拿了一份外卖订单,对着一个火锅米饭说,“我让她下来拿,但是她没有下来拿。他说是其他人(其他外卖工人)寄给她的。”这些话夹杂着一些恶心的话。我没说两句就开始问候买家的父母,最后甚至在美味的火锅里吐了4次!
从视频中的配送订单可以看出,买方薛女士在上海一栋大楼的三楼订购了外卖食品,该大楼有一个低楼层和一部电梯。外卖兄弟怎么会做出这样不合理的行为?那到底发生了什么?
薛女士今天的外卖单
事发当天,外卖工人情绪正常。
回忆9月24日的场景,薛女士不明白她为什么激怒了外卖。
那天是午饭时间。在购物中心工作的薛女士通过外卖平台点了一份火锅米饭,不久后就接到了外卖服务员的电话。外卖服务员向她抱怨说她找不到上楼的梯子,希望薛女士下楼自己带外卖。然而,当时只有薛女士在商场柜台值班,通常外卖员会上楼送餐,所以薛女士拒绝了外卖员的要求。
“但那时,我认为送货员很正常。我没有说任何情绪化或辱骂性的话,所以我告诉他再找一次货梯。”薛女士说。
过了一会儿,送货员把货物交给了薛女士。“他的情绪仍然很正常。他把食物递给我,没说什么就走了。”
之后,薛女士吃了整个外卖。
个人信息也被泄露出去
仅仅半个月后,她通过一个善良的人看到了当天“喂食”的视频,甚至得知在事件发生后,视频在所有大型外卖乘客中流传的个人信息也被曝光。薛女士心情复杂。她很害怕、恶心和愤怒。
“看完这段视频后,我想我会失去立足点。这真的很恶心,也有点滑稽。”薛女士说,当她看到这段视频时,她与9月底点外卖做饭有关。“我也没点多少外卖。我从照片中知道一定是那天。”
让薛女士感到更加紧张的是,来到她家门口的好心人也告诉她,这段视频已经在最近聚集外卖和快递的各种微信群中广泛流传,薛女士的个人信息也暴露了。“好心人告诉我,他真的再也受不了了,所以他跟着外卖地址找到了我。”
网民:将来如何点菜?
经常点外卖的小编辑看到视频时无法平静下来……更多看过视频的网民非常生气:“再也不要点外卖了。”一些网民非常担心个体外卖工人的职业素质。
一些网民关注事件的原因——外卖应该送到门口吗?一些网民认为,除非得到买方的批准,送货人有义务到送货上门,不上楼。一些网民认为他们应该考虑得更周到,再多走两步就能得到,这不是什么大问题。
我们如何才能让外国卖点更让人放心?一些网民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——他们只会点用塑料包装或密封的外卖。
“交付印章”
为什么它没有得到执行?
事实上,上海从2018年开始逐步试行外卖食品的“食品安全封条”,并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加速推广期。然而,在这一关头,有可疑的违规行为。消费者可能想知道为什么“食品安全封条”还没有实施。
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主席顾振华表示,目前还没有提到“食品安全封条”问题的食品安全法、法规或标准。
近年来,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,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,外卖的二次污染和人为污染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。法律、法规或标准尚未包括在内。
因此,“食品安全印章”必须纳入法律或建立相关标准。对于企业和商家来说,贴上和使用“食品安全封条”将具有指导性和强制性。
另一个问题是谁将承担“食品安全封条”的费用。印章的单价很低,但上海每天外卖的总量惊人,所以“食品安全印章”也是一笔钱。在早期的试点实践中,由行政部门牵头承担费用,但长期难以实施,必须明确“食品安全封条”的费用分摊规则。
“食品安全封条”传单的价格不高。许多消费者也应该愿意分享部分食品安全,但关键是要尽快制定出“食品安全封条”的相关操作规则。
根据记者招待会早些时候宣布的计划,今年9月至12月,将在全市张贴食品安全封条公益海报,组织制定“食品安全封条”标准,提供技术规范,全面推动“食品安全封条”的推广使用。
从2020年开始,“食品安全印章”将在尊重消费者判断的前提下,按照“谁受益谁承担”的原则,形成交易规则和长效机制。
热新闻
推荐
最新
© Copyright 2018-2019 homehelper12.com 菡荚网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